土埆厝

土埆厝(Thokakchhu)

一.前言:

台灣的早期城市房屋建築中,多半是瓦屋,以紅磚為建築結構;而相較於鄉村的房屋建築,則多半以竹屋、木屋、板屋以及土埆厝為主要的建築結構。就南部地區而言,因為西部平原上蘊藏著豐富的黏土,當時農民農閒時,會以黏土、泥土、石灰、稻草等材質混合,曬乾作成土塊(土埆「ㄑㄩㄝˋ」),代替磚頭作為建材,用土塊堆疊起來的房子,就是土埆厝,所以顏色多呈現土黃色。因為土怕風吹雨淋,會外加茅草,讓雨淋不到;也有外塗石灰,使其美觀又堅固,土埆厝更是鄉村中最常見的建屋模式。

 

 

二.定義:

引自張瑞卿於聯合報鄉情版之文章,土埆厝就是以土漿印成土埆作壁的材料,堆疊成為牆壁之建築物,稱為「土埆厝」

 

 

三.作法:

「土埆」之作法係將黃土、紅土、黑土或較有黏性之土,加水搗成泥漿,摻以截短之稻草或粗糠,再用牛隻或人工踩踏,使之均勻,然後置於板模印製成土塊。成型稍乾,取出板模,日曬風乾,反覆幾天即成為可用之土埆。

 

 

四.規格:

土埆之大小不一,視用途而定,一般規格為長一尺二寸、寬八寸,厚三﹒五寸或四寸。

 

 

五.屬性:

土埆厝之優點為隔熱性強,所以冬暖夏涼,清爽舒適,又可就地取材,節省許多建材費用。缺點為怕水,如遇下雨,積水會融化或脫落。因此有人在土埆厝外面覆以稻草(穿草杉)或覆瓦衫 ,或表面塗以石灰,防止淋雨。有些房屋基層用石頭或「紅毛土」作基礎,延長使用壽命。據說土埆厝久者可以使用百年以上。

據老一輩說法:早年時,均由鄰居或親朋好友共同協助製造土埆,由此可見建造土埆厝是早期一項規模龐大勞師動眾的大型活動。疊土埆時,每置四至五塊土埆後中間再橫置竹片,以增強其堅固度。屋頂以竹木為樑,以茅草、稻草、甘蔗葉或台灣瓦作厝頂。疊土埆厝後,為增加室內之光度,通常再裹白石灰,外面則裹泥土或白石灰,以增加堅固與美觀。不難發現土埆厝多半是50多年前鄉村的主要建材,而有的甚至是上百年;換句話說:可以算是古蹟了。而對於這種彷彿寫著先民的歷史,傳承著先民早期建立家園的辛苦之特有建築,正逐漸一一的流逝掉。座落「老厝腳ㄟ文旦園」土埆厝如今也已成荒廢老屋、斷垣殘壁,只剩下斑駁的柱子掩飾不住歷史所遺留下的痕跡及建築本身土埆結構仍流露出一絲殘存古韻,誠摯邀請您來「老厝腳ㄟ文旦園」土埆厝懷古思幽。

 

 

 
             

土埆厝容易激發人們的懷古思幽。

  此棟土埆厝是做為養牛、儲藏農作物、農具倉庫用。

           

圖中的土埆厝蓋上紅瓦,是相當古老的建築,屋頂上的紅瓦片也記錄了社會變遷留下的有趣軌跡。

    它曾經風光過,如今已成荒廢老屋、斷垣殘壁,或斑駁或傾 頹,是老屋的宿命,讓人為之噓唏同時也為之著迷!

            

現今少見的土埆厝,有歷史的感覺喔!

 外牆敷以土漿與白石灰,以達防水效果。竟敵不過風雨歲月的 摧 殘,只剩下建築本身土埆結構仍流露出一絲殘存古韻而已!

           

土埆厝的牆很厚,陽光照射不進來,室內保持恒溫狀態,冬暖夏涼,土埆厝所用的是土,故能吸收潮氣,室內保持乾燥。

 「土埆」疊成的牆壁冬溫夏涼、相當堅固,只是有時老鼠會在牆上幾個小洞,令人防不勝防。

           

土、稻殼,可以從土埆厝的細部看得很清楚。

使用稻桿和泥土加水攪和,做成土埆,建造成「土埆厝」。
           

此間是飼養牛的「牛稠間」,牛是拉牛車、耕田之用,
屋內的水牛呢?恐怕只在老人家的記憶中了。

 風鼓機:稻穀曬乾後,以「風鼓」來篩除不好的稻穀及稻 草屑。

            
正港的土埆厝,雖然是荒廢老屋,但清清楚楚交待了歲月留下的痕跡。

  昔日負責運送農作物的「牛車」已功成身退。

           
南部地方的土埆厝,因為居民多以水田的泥土做為土磚的材料,所以顏色多呈現土黃色。
上圖:土埆以黏土、泥土、石灰、稻草等材質混合,曬乾之後的土塊,作為蓋「土埆厝」建材。
下圖:夯土用的模具。